83936威尼斯棋牌官方版

甬派客户端:厉害了,科技特派员|聂晶磊:“IP+”筑就乡村共富梦

时间:2025年06月27日    编辑:宣传部    来源:甬派客户端     浏览次数:

浙大科技特派员聂晶磊用数字技术助力象山乡村振兴,打造环蟹钳港青创共富农场,吸引青年返乡创业,谱写新时代田园牧歌。

“镜头要对准玉米饱满的颗粒,修图要突出富硒大米的健康光泽……”在象山县茅洋乡的青创共富农场办公室里,聂晶磊正俯身指导年轻工作人员调整农副产品上架网购平台的展示细节。

自2010年起,这位来自83936威尼斯棋牌官方版的科技特派员就扎根象山,用数字技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成为当地村民口中的“共富引路人”。

茅洋乡三面环山一面通海,这里有个港口,从高空中看形似一只螃蟹的大钳子,因此得名——蟹钳港。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2022年起,象山县政府开始重点打造环蟹钳港共同富裕样板区,通过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

环蟹钳港青创共富农场。记者 施文/摄

“也是从那时起,我们的工作重点转移到茅洋乡,致力于打造本土化IP,将象山美景‘推’出去的同时,吸引更多有志青年‘返’乡创业。”聂晶磊表示。

聂晶磊团队设计的“蟹钳港IP”形象。

目前,由聂晶磊团队与宁波景象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原象山县蟹钳港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环蟹钳港青创共富农场”,正通过创新模式盘活土地资源——公司以每年1000元/亩的价格租赁村里闲置的土地,再外包给专业运营机构,在为农民增收的同时,也为返乡青年搭建了创业舞台。

IP+文旅

在青创共富农场的150亩示范基地,聂晶磊向我们展示了88块生态认领土地。

“久居都市的人们总是对种植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们正好为这类人群提供了一个平台。”聂晶磊告诉记者,目前地块内近半数土地已经被认领,每逢节假日人们便会来亲自“照料”这些蔬菜瓜果,体验播种丰收的乐趣。

“这是初期阶段,但我们已看到希望。”聂晶磊表示。

由甬派认领的“甬派农场”。记者 施文/摄

除了乡村旅游及景区运营这些基础内容,青创共富农场还开发了青少年研学板块,通过渔文化传承、秋收一日营等活动,聚焦象山县独特的滩涂生态与非遗竹根雕,让青少年感受自然的力量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今年5月,浙江省少儿频道大型研学文旅探索类节目《从浙里出发》,首站就选在了茅洋乡,通过“实景还原+互动体验”的模式,让孩子们体验一趟特别的文化之旅。

着眼于蟹钳港特色IP,聂晶磊团队正规划着更长远的蓝图——将农场土地科学划分,种植不同颜色、品种的农产品,并通过卫星定位绘制巨幅图案,打造“彩色稻田”。

IP+新消费

“目前,我们农场工作人员中,有不少是‘90后农二代’,他们不仅会利用无人机等新科技播种灌溉,还将现代化思维‘种’进了田野。”聂晶磊说。

青蟹咖啡馆的主理人林哲欣就是返乡创业的青年代表之一。这位皮肤黝黑的“95后小歪”曾在上海从事房地产销售工作,两年前返回茅洋乡,开了这家“田野上的咖啡馆”。

“青蟹咖啡馆”。记者 施文/摄

“大城市快节奏的生活压得我喘不过气,那时常常想,自己究竟想要过什么样的日子?”谈起毅然返乡创业的决定,林哲欣依旧感到无比庆幸,“公司给了我们三年免租金的政策,在创业初期给了我莫大的支持。现在,每天吹着海风做着咖啡,与游客们谈天说地,日子慢下来了,我好像也找到了生活的意义。”

现在,清晨去码头挑最新鲜的青蟹,午后听海浪声磨咖啡豆,林哲欣的咖啡馆已成为“青创共富农场”的网红打卡地。他计划拓展自助烧烤、灶头饭和夜间酒馆等业态,打造“蟹钳港夜生活IP”。

“聂老师总说,乡村振兴需要年轻血液,现在看来,确实如此。”他笑着说道。

据了解,截至目前,环蟹钳港青创共富农场已累计带动50余个工作岗位,吸引20余名青年返乡创业,不仅带动了就业,更“盘活”了乡村经济。

每月驱车200多公里往返城乡,聂晶磊团队的角色早已超越技术指导。“传统农技推广员教施肥,我们要做的是搭建起‘桥梁’。”他这样定义科技特派员的使命,“企业需要农业技术,我们就邀请专业的农科院专家‘上门指导’;企业需要推广,我们就因地制宜设计特色IP打响知名度;企业需要销售,我们就一体化打造直播、小程序平台……”

夕阳下,咖啡馆飘出烘焙咖啡豆的香气,与稻田的清香交融在一起。在这里,科技与乡愁共生,传统与现代交融,共同谱写着一曲新时代的田园牧歌。

原文链接:https://ypstatic.cnnb.com.cn/yppage-share/news/share/news_detail?newsId=685d0074e4b093d046dd09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