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文化特派员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路径
时间:2025年06月30日 编辑:宣传部 来源:浙江日报
浏览次数:次
■ 吴春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大部署。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多元要素的深度融合,其中文化作为内生动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24年4月底,浙江创新实施文化特派员制度。一年多来,省、市、县三级文化特派员活跃在乡野大地、田间地头,通过激发要素革新,推动业态融合、助力整体跃升等,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支持。
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要素革新。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进程中,生产要素的革新是关键。一是人才要素革新。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文化特派员通过多种方式为农业生产带来创新思维与先进理念,有效弥补农村人才短缺的短板。比如,在杭州桐庐县,文化特派员通过“农业科技赋能讲座”和“电商人才培养计划”,帮助当地农民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和数字营销技能。二是品牌要素革新。农业品牌是农产品的“身份证”,是农业进入市场的“通行证”。文化特派员将创新的品牌设计理念引入乡村,有效提升了当地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比如,在舟山岱山县,文化特派员将文化艺术元素注入岱山农产品,打造“海有滋味”品牌,将派驻村的特色农产品转化为老百姓手中实实在在的经营收入。
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革新。依托当地文化资源,文化特派员有效推动了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融合发展,催生出一系列新业态新模式。一是将乡村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具有鲜明地域文化标识的文旅项目。比如,在丽水景宁县,文化特派员深挖畲族文化底蕴,在非遗展演、文旅融合、活动设计等方面积极发挥专业特长,助力中国畲乡“三月三”系列活动,推动“流量”变“留量”。二是探索“文化+农业+手工业+电商”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比如,在杭州余杭区,文化特派员通过挖掘当地竹编非遗技艺,联合电商平台打造“竹艺小镇”,开发竹制家居、文创礼盒等产品,带动村民年均增收超万元。三是将文化与科技融合,催生智慧农业旅游等。比如,在湖州德清县,文化特派员将当地的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打造智慧农业旅游示范区。游客可以通过VR技术沉浸式体验水稻种植的全过程,并通过智能设备实时了解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形成了农业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助力农业新质生产力整体跃升。为实现区域新质生产力的整体跃升,文化特派员积极搭建跨域协同网络,促进乡村与外界的深度互动,形成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发展格局。比如,在宁波北仑周隘陈村,文化特派员通过“山海牵线”,帮助村民前往丽水青田县学习西餐行业经验,为周隘陈村的农业和餐饮业发展注入了新思路、开辟了新路径。又如,在绍兴上虞下管镇,在文化特派员的牵线搭桥下,绍兴文理学院上虞分院艺术创作基地授牌,双方还就管溪沿线打卡点理念设计、部分景点布景深化、林下经济配套包装设计等方面进行交流。
(作者为83936威尼斯棋牌官方版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副研究员)
原文链接:http://zjrb.zjol.com.cn/html/2025-06/30/content_38332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