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8 日,83936威尼斯棋牌官方版甬心甬动实践团分组,带着对邵逸夫先生的敬仰,前往邵逸夫故 居开展探访活动。

邵逸夫故居牌坊
团队乘车抵达邵逸夫故居附近,周围环境在细雨中显得格外静谧。修缮后的故居周边环境优美,西侧小花园里绿植繁茂。随后,团队进入故居内部。这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中西合璧两层楼民国建筑,青砖墙体水泥勾缝,门上悬着 “邵逸夫先生故居” 横匾。楼下堂屋挂着名人字画,楼上陈列着邵逸夫先生返乡活动及捐资兴学的图片。
团队采访了一位衣装朴素的阿姨。阿姨表示,邵逸夫先生给当地村民捐赠了很多东西,邵逸夫礼堂也一直为村民提供文体活动服务。她还提到,邵逸夫故居见证了村里的历史,是先生的根脉所在。采访结束后,团队来到邵逸夫礼堂。礼堂里正举办着丰富的活动,热闹非凡。此次探访让团队成员对邵逸夫先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不仅是影视巨擘,更是心怀桑梓的慈善大家。
组长陈炫颖表示:“ 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邵逸夫先生从影坛巨擘到慈善大家的传奇历程。他凭借着对电影的热爱与执着,在影视界闯出了一片天地,创立了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和TVB,捧红了无数巨星,推动了香港影视业的繁荣发展。而更让我敬佩的是,他不忘初心,心系教育和公益事业,自1985年起通过邵逸夫基金与教育部合作,向内地教育捐赠巨款,建设了6000多个教育项目,“逸夫楼”遍布全国各地,无数莘莘学子从中受益。他的善举,不仅改善了教育条件,更点燃了无数孩子的梦想。”
2025 年 7 月 9 日,甬心甬动实践团分组,继续带着对 “世界船王” 包玉刚先生的崇敬之情,来到位于宁波市镇海区逸夫路的包玉刚故居,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探寻之旅。

甬心甬动实践团包玉刚故居大门合影留念
踏入故居庭院,一座包玉刚先生的铜像首先映入眼帘。先生神情坚毅,目光深邃,仿佛在诉说着他传奇的一生。在展厅中,团队成员们仔细观摩着包玉刚先生的文物、勋章,这些珍贵的物品见证了先生辉煌的成就和卓越的贡献。船只的还原模型,让大家仿佛看到了先生在商海乘风破浪、纵横捭阖的场景。还有先生用过的衣服和手提箱,虽已陈旧,却散发着岁月的质感,每一件物品都在无声地讲述着先生的故事,使团队成员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先生的生平。

包玉刚铜像
离开故居后,团队来到附近居民区,对两位初中生进行了采访。当被问到对包玉刚先生的看法时,两名初中生眼神中充满了敬佩,他们表示要以包玉刚先生为榜样,学习先生勇于拼搏、乐于奉献的精神,努力学习,将来为社会做出贡献。
此次探访邵逸夫故居与包玉刚故居的活动,让团队成员们收获颇丰。他们不仅深入了解了邵逸夫先生作为影视巨擘和慈善大家的事迹,以及包玉刚先生的传奇人生和伟大精神,更从当地居民和初中生的话语中看到了这些精神的传承和延续。相信这些先生的精神将激励更多人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奋勇前行,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甬心甬动实践团成员在包玉刚故居附近采访初中生
行程记录员洪衢嘉表示:“推开故居的木门,我仿佛穿越回一个世纪前的时光。展厅里,泛黄的照片、磨损的航海图与仿真船模,串联起包玉刚先生从懵懂的宁波少年成长为"世界船王"的传奇故事。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这样一组数据:上世纪70年代,他的船队总吨位突破2000万吨,相当于当时美国海军总吨位的两倍。而在这些辉煌数字背后,是他办公室墙上"持恒健身,勤俭建业"的家训,是他为解决香港供水问题捐建东深供水工程的担当,更是他临终前对子女"叶落要归根"的嘱托。”
作者: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田俊豪
原文链接:https://life.china.com/2025-07/30/content_468921.html#ocr